嶢五行属什么?

庾佳子庾佳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嶢字,《说文》中作“峣”,“岧峣”。解释为“高”。其部首为“高”部。所以应该归入高字部。 《玉篇》开始将其归入山部。这是由于唐代李阳冰撰写的文字书《古文字構形學》中,将“髙”“遙”的偏旁都误作“山”。后世文字学家大多受其影响,都将“嶢”字归入山部。然而“髙”和“遥”的偏旁明明是“高”啊!清儒段玉裁在注《說文解字·高部》时,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且纠正了李阳冰的错误。但是,大家还是将“嶢”字归入了山部。

关于这个错误,我在查阅资料时遇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 王力先生是现代著名的语文学家,他所著的《古代汉语》,受到教育部认可,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的古汉语教材。他在该书中对“峣”字的字形做了如下表述“从高,尧声。本义是高。”(《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3页) 可是,王力先生同一本书里谈及“遥”字的字形演变时,却表述为“从高,繇音。本义是远。”“繇”字通假“遥”。因此可以认为王力先生是将“峣”字误认作了“遥”字。可见王力先生的错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岑培怡岑培怡优质答主

从字义上讲,“嶢”有高、陡峭的意思; 从读音上看,第一声时读yao(二声),第二声时读ya(三声); 第三声时读yue(一声)第四声时是ying(四声) 第五调是ou (五声)第六调是iau或iaoiouiuo 第七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同音,第八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也同音. 第九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也是同音的,第十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还是同音。 最后一个字的拼音字母发音为ie. “峣”字在《康熙字典》里面查到的解释如下:

《广韵》《集韵》并於尧切,音遥。山名。《说文》华山上曰峣无草木。又水名。《水经注》河东隰城县北,有石城一名嶕峣,亦谓之峣山。又县名。《南齐书·州郡志》秦州永登县属金城郡,后魏置交河郡。旧都尉治所在今甘肃皋兰东北二十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