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五行属于什么?
“彤”是象形字,从火从彡(shan),彡表示染笔之意,所以本义是把红色染料涂抹在木上或木棍上使其成为红色的旗子或木棒;又因为古代人们用染色植物茜草(又名土红花)和矿物颜料铅丹混合起来做成红色染料,因此彤也指红色的颜色。 彤的本义与红有关,但是与火的关联就不大了,因为彤不是燃烧的意思,也不是火焰的颜色、发光的性质等;那么彤为什么还是火字旁呢?这是因为古人造字的智慧,他们在表示彤这个含义时,以火为形旁来表示染液之形,从而形成会意字,这样就避免了单纯用“氵”表颜色而使汉字数量过于膨胀的问题。这样,既表现了颜色的性质,又使得一个汉字具有了音、形、义三个要素的特点——其实这就是汉字的核心特点。这种以形示形法不仅体现在红的范畴中,而且适用于所有含有颜色性质的词语,例如青、黄、灰等等,这些词都采用同样的构词方法,即以某种事物形状来表示该事物的状态,从而使这些原本难以单独作为实体的抽象色彩成为了具体可见的字符,便于我们进行辨识和记忆。
除了“彤”之外,还有众多的汉字与火相关,如:照、炎、烈、淡、烟、灿……当然这些汉字的含义都与火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由于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能力有限,于是将很多自然现象归结于人或神的作用,而火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火能带来光明温暖,还能烤制食物、驱赶野兽,甚至能够融化金属烧出器皿、铸造兵器,所以在人们的观念里,火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东西,是神灵的化身。因此在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神的居所是熊熊大火的情形出现,比如炎帝就居住在炎山之上,燧人氏所居住的地方则叫燧明国,其国民都是燧人生火后繁衍而来。另外,在汉族的传统文化里,火也是正义的象征(比如成语“抱薪救火”)。
彤是一个形声字,其形旁为火,表明它与火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并非燃烧等意思,而是表示染液;而其声旁的“童”则表示发声的物体和声音的大小高矮,由此可知彤的意思是红色的染料涂在什么东西上了。 彤这个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之中,字形与甲骨文的写法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之处有所差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