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知多少?
单口相声,顾名思义就是通常一个人表演,它是从宋代的“像生”和“ Bret”、明代的“乔捏”、清代的“数来宝”、莲花落演变过来的。一个人通过口、学、做三种手法来表现人物,通过学,可以摹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和声音,通过做,可以用手势、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感情。通过口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喜怒哀乐变化等等。它的题材比较广泛,有说明故事的,有介绍经验,有讲传说。如《八扇屏》、《武松打虎》、《熬柿子》等等。这是基础,过去有“先练单口,后学群活。不会演单口,不会教徒弟”的规矩。
对口相声是从单口相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分“一头沉”和“子母哏”。“一头沉”是指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说相时只有一人说话,另一人只是“洗茶壶”(插嘴)和“扣茶碗”(帮腔),这种形式现在使用得不多了。子母哏是指两个人一唱一和,互相配合,有问有答,有攻有守,一领一合,一明一暗,对比鲜明,使“哏”更风趣幽默。
相声的“哏”有歪唱、正唱、背唱等等。“歪唱”是把一首曲调大家熟悉的歌曲,故意把唱词变为意义相反的或者变为无理而滑稽的词曲,以博得听众笑声。“正唱”是对一些老歌、小调、戏曲的唱腔,进行摹仿,使观众听起来感到“歪”妙,又觉得熟悉而发笑。“背唱”,是把一些唱词背诵出来,给人以风趣、新鲜的感觉。
群口相声通常三人以上(四人最常见)。这种“群活”多是几个人的会口,分“当家的”、“二把挂桨”、“底壶盖”、“锅漏”四个部分。这种形式过去比较多的以“柳活”为主,如《小八扇屏》。现在常见的是以“贯口”、“数来宝”为主,如《八德麻》、《五星楼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