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五行属什么?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属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种学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也是应用最广的,从哲学到建筑到文学再到医学,五行可以说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可以说没有五行,就没有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国在人类早期的实践中发现万事万物都能从生活中一些最常见的东西来总结他们的共同规律,而这最常见的一些物质,就是金木水火土,这就是五行的由来。在五行中,它们并非仅指这五种具体物质,而是根据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定属性来说明各事物、各现象的属性,并将其纳入五行系统,所以中医学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五行属性。
在中国的传统中,五行具有生克的规律,所谓生,就是相生,相生助长和促进之意,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谓克,就是相克,相克含有抑制、约束之意,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生克是相互的,没有生就没有克,没有克就没有生,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协调是个平衡的过程,所谓有生有克,生克平衡,这是五行的常态。如果从五行代表五脏来讲,就是五脏的协调平衡。
如果生克失去平衡,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破坏,人体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用生的规律被破坏来代表,就是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以肝病影响心脏来说,若肝火亢盛,木火相灼,子盗母气,肝病及心,称为母病及子;如果大怒伤肝,木旺克土,从而引起脾的功能障碍,称为木旺乘土等等。了解五行的生克规律,对于分析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途径是有一定意义的,根据这一规律,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了补母泻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