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儿童故事?
“我们听过的所有故事里,有50%都讲不出来。” ——《故事法则》 孩子喜欢听家长讲故事,但家长往往不知道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让孩子有兴趣去听。 这是因为很多家长缺乏讲述故事的技巧。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听故事、并且学会讲故事呢? 在讲解方法之前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女儿去年刚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次讲故事比赛。每个班选几个同学参加,名额不多。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想参加,因为可以上台表演,还能得奖品,于是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准备一个故事,明天来考场复述这个故事。(当然,最后有没有得奖我就不清楚了) 第二天孩子们都是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来的,有一个叫小迪的女生,她带来的故事是《花木兰从军》,这个典故大家都比较熟,所以课本里也学过。但是小迪讲的故事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的表达非常流畅,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加上性格本身就很外向,很有感染力,同学们都被他深深吸引了。
后来我看小迪讲故事时,发现她有故意停顿的地方,我就问她为什么在这里要停下来。她说 “这里是我想象的部分,我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 我接着问 “那如果同学们不喜欢你怎么处理?” 小迪想了一下,回答说:“那我以后就不讲了。” 其实小迪已经掌握讲故事的要诀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想象力;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深入刻画;适时地停 讲让听众有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学习讲故事的过程——先模仿(借鉴),再练习(内化),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而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也是如此。
1.挑选合适的题材 虽然孩子都喜欢听家长讲故事,但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的题材是不同的。
比如刚升小学的孩子喜欢惊险刺激的故事,到中年级就会开始喜欢童话故事,而到了高一年级就喜欢励志方面的题材。 所以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题材,然后熟悉故事的大纲和内容。这样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
2.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 有经验的爸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总会将故事的内容和孩子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为生动且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样的故事才能让孩子听得入迷并深受教育。 例如:爸爸看到孩子在乱发脾气说:“你是不是像只兔子一样胆小如鼠,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啊!” 妈妈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完就跑出去玩,说:“你好像那只没能抓到老鼠的猫。”
3.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有的家长讲故事非常严肃,全程正襟危坐,这样的形象是很难吸引孩子的。毕竟小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感性认识较强。如果是爸爸妈妈生动的演绎就能很好地吸引他们。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把角色塑造得更丰满,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适当引入新词汇 孩子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入更多的词汇,将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在引入新的词汇时需要特别注意场合和环境,不要过多解释,否则会打乱讲故事的节奏,冲淡故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