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在哪里?
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下辖区,位于广州市南部 ,西邻佛山顺德、南海 ,南接黄埔区,毗邻港澳。素有“广州南大门”之称,是明清两代广东的对外贸易门户和海防重镇。全区总面积786.5平方公里,辖10个镇(街),243个行政村(居)。户籍人口93.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78万左右。
历史沿革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建番禺县,属南海郡。 汉唐时代,经济文化繁荣,设广州府及广州管郡都督府;南宋时实行“海上丝绸之路”,番禺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最大口岸之一,有“广南郡”之称。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陈友谅率军攻占广州,改广州为兴元路,番禺县隶属于兴元路。 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灭云南梁王政权,将云南划归贵州布政司管辖,同时派兵进驻广东,在番禺县城东七里的沙湾构筑新城,作为省城,取“新安定”之意,命名为“广州”,沿用至今。 清代沿袭明代建制。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县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原广州府所属各县划归广东省直辖或分隶广州、佛山、肇罗道。番禺县先后隶属省直辖、粤海道、南路行中书省、南路保安司令部、广东省第四行政区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战事频繁,百业凋敝,番禺县经济极度困难。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建立粤中行署、中南行政委员会西南军政委员会、川东区人民政府、西南财经委员会、西南煤铁建设公司等部门在广州驻地,统管西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属于粤中区领导的番禺、中山、顺德、增城、博罗、东莞、高要、四会、封开等地划出,组建粤中区;同年6月,成立华南冶金工业管理局,机关驻广州,统筹管理华南地区的有色金属矿采选和冶炼加工行业。
1955年后,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入高潮以及三大改造的完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商业网点和商业人口迅速增加。为了加强管理,市政府对城区街道进行了调整改制,并首次实行了市郊区城乡结合部划分,把原郊区的芳村、石围塘、登峰等9条街道划归城区,同时将原属番禺县的沙湾镇和海幢、洪德、宝岗等6条街道划归新成立的越秀区。
1956年5月,根据上级指示,撤销县级的番禺县,并入佛山市,为地级市管辖。
1959年4月,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决定将肇庆市降为县级市,并入云浮县,同时恢复县级的番禺县,由广州市领导。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珠海市,实行计划单列,交由中央直属。
1984年1月经批准,珠海经济特区由县级调整为省级,由省政府直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