緃字五行属什么?
縱,拼音zòng ,部首走字头。《说文解字》:“縱,排也。从辵,從。一曰長行。” 段玉裁注:“古人於行、謂之縱。” “纵”的古字形,上面部分像人在走路,下面部分像两条道路。本义指直着走,引申为放荡、随意。又引申为放纵、放任。再引申为宽裕、松快。
“纵”还有另一个读音zōng ,指柱子上的横木,即“栱(拱)”。《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月寿,八千岁為春。”郭象注:“大椿,樹名。”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大椿之壽,八百寒暑。”李善注:“《庄子》曰‘上古有大椿者’,言其大也。”“纵”的本义是排,而“纵”的别音“粽”( zǒnɡ )是指用箬竹叶包着的粽子。《礼记·月令》:“士斋戒,受祭祀。”孔颖达疏:“古人祭必有酒食焉……故谓酒食为粢盛。” 又:“仲夏之日,万物方盛。日午,阳气正盛,故曰盛阳。”
“粽”有“束”的意思,表示用箬竹叶把食物捆扎起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饮食》:“先取细草装成筲箕状,用糯米饭、绿豆淘洗净,和以红枣、糯米拌匀,倾入筲箕内,用竹箸搅成粥状,上覆青蒲叶,以碗盖定,其势不散。” “粽”还指用苇叶或竹叶绑成的圆锥形粽子。宋代杨万里《端午帖子》:“时闻彩笔生香,似有青菰止渡。”元代乔吉《折桂令·端午》:“红绫裹着珍珠豆。碧丝穿带菖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