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北京叫什么?

上官黎轩上官黎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在明代有“京师”和“燕京”两个名称,有时也称“首都”为“燕京”或“北直隶”(以别于杭州所建的“江南省”);而京师作为地名则指今天的京城——北京。 明初定都南京,称应天府,是中央直属的府。洪武元年(1368)八月,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并授以陕西总兵官、西安郡王的职衔。次年正月,又封其第五子朱橚为周王,以开封为藩国。二人去就未定时,皆称“北平府”,亦作“平北路”。后来,二王就藩后,因关中地区已有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遂于洪武十三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顺天”中的“‘天’字取《书·尧典》‘宅兹中国,既自天子’之意。”(《明史》卷七十一《地理志一》)

至于“京师”之称谓,则是永乐帝迁都后的特定称呼。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于永乐十九年十二月将明朝中心由南京迁往北京,并以当年为永乐元年。由于新都位于燕山之麓,故又称“京师燕山府”。嘉靖皇帝时,为了显示“家天下”的特色,又将北京所属州县的官署名加上“京”字,即所谓“京师某县”,如京师大兴县即是今北京市大兴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