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属五行什么意思?
“庚”字,《尔雅·释天》郭璞注引《淮南子》高诱注曰:“庚,更也。”又引《淮南子·天文训》文:“至辛为诸戊己之终。加一更之,故谓之庚。”“庚”字从“申”(“示”)旁,即表示“庚”是夏商周时周代所行的第十天干。 至于其来源,则可能为“金”的意思——古代指“金”的字有很多,如:“锡”、“铅”等,此外还有“镔”、“锾”等。这些字皆从“申”旁。说“庚”就是“金”的意思,还可以参考《礼记·祭义》中“疏布之衣,羔裘玄冠,不以祀;缁布之衣,麻鞋乌冠,不以祀”的句子,其中“缁布之衣”的“缁”,即黑色之意,而“布”指“细布”——这种衣服用细布做成的帽子,正与“庚”的本象相近。 当然,最可靠的推究方法,应该还是甲骨文字形。
“庚”字的字形,像一根带有叶子的树枝。李学勤主编的《字源》认为“庚”字“像枝上有树叶之形……‘庚’之本义当为木之名”并引《汉书·律历志上》记载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制作的新历称:“庚寅元日,赤奋若。”颜师古注曰:“庚寅之时,众阴盛极而一阳始动。”也就是说到了农历正月“庚寅”这天,冬天已去、春天来临,所有阴气渐消、阳气渐长。而“甲”(第一)和“丙”(第三)都是阴阳俱备之象,“乙”(第二)则是阴盛阳微之象,那么“庚”在正月出现,正为一阳初生、阴阳兼备之意。由此推究,“庚”字很可能就是一个太阳刚升起来的象形文字了,其本义就是指太阳升起(早晨)。
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金元素概括宇宙万物的实质,并解构为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后来的相术家利用这个学说,附会到人的身上,以求解释人和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是有“五行生克”和“六冲”,形成相术的核心基础,再通过一些玄妙的逻辑,把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五行(六冲)”联系在一起。
为防止“五行”和实际情况发生矛盾,引入“有情无情”概念,最后形成一种特殊的描述逻辑体系。
为简化五行分析难度,相术家又把天干、地支和五行挂起钩来,为便于记忆,编成许多口诀。这样一来,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哪一年出生的,也不管他(她)是什么属相,总能在天干、地支上找到一到两个对应项,再通过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把人和“木、火、土、金、水”五行联结起来。
比如,有一句口诀是“甲乙东方属木命”,那么,生在甲或乙年的“你”,便是“属木命”。“子丑北方属水命”,那么,生肖为鼠或者牛,便是“属水命”。“金、火、土”也是如此。由于天干、地支的复杂关系,某个人往往会有两三个属性。
把这种理论应用到相术中,假如甲某属“木”,而乙某属“火”,那就说明甲某碰到乙某会被“烧”,而如果乙某碰到丙某却又要被“烧”(因为“丙某”的五行属性是“水”)。“生”和“克”,再加上“有情无情”,使这种推断错综复杂,变化莫测,但不管怎么样,总是有“生有克”。从“生克”的综合情况来看,谁被“生”的多,则表明那个人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