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类企业如何估值?

禹熙禹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贴出一篇来供参考 从商汤赴港IPO,再看人工智能企业的估值方法 大热的AI企业商汤今日开始认购,定价区间位于1.75-1.95港元/股之间,预计募资净额约为46.25亿至51.85亿港元;18日上市,不知最终结果如何。 说到AI企业的估值就不得不提当年百度在内部沟通中给出的AI估值法——假设一个员工月薪3万(税前),公司需要配备多少研发人员才能支撑起这个AI项目的技术壁垒呢? 以百度的体量,平均每个研发团队大概需要50个研发人员的规模,当然具体要看各项目的研发需求而定。

由此可以倒推出一个最简单的算法——根据项目所需的技术骨干人数估算出人力成本上限,再按照行业薪酬水平估算出海量人力成本,然后算出项目所能支撑的销售额,最后根据商业可行性去评判项目估值的正误。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算法,对于实际没有太大参考意义。不过也反映了对于AI这种前沿领域的企业,传统基于收入的估值方法的可操作性有多差。

现在商汤IPO了,又给AI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估值方法——融资估值。虽然之前有Pre-A、A轮等等,但IPO无疑是一个企业融资最大的额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商汤整体估值达到了73亿美元。 而此前商汤的一轮轮融资金额累计达到34.5亿元,按此计算,商汤的市值相当于每卖出1元钱给投资人带来至少2元的收益。对于AI这样一个热钱涌入的行业而言,这样的估值似乎并不过分。 但问题在于,这些热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如果投资后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那么估值再高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PE对于成熟期企业估值的方法论来给AI企业赋值——首先考虑企业未来现金流,然后评估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等后续因素给予相应折价。只不过现在的AI企业大多处于刚走出实验室的阶段,难言收入和利润,这种方法也是可遇不可求。 其实对于每一个新鲜热点行业的出现,其最初期的企业总能享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红利,无论是政策、资本还是人才,于是估值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只不过当这些企业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之时,它们是否还能持续享受如此优待呢?那个时候才是我们给它们估值的时候。

后恒可后恒可优质答主

研发型企业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这类公司在尚未成为一家盈利性公司的时候就需要引入投资或者上市融资,因此普遍无法使用最常用的市盈率指标进行估值,而是以“PEG指标”为主,“市梦率”、“市研率”为辅展开估值。

PEG指标法

PEG=PE/G

G指净利润增长率,通常采用未来3、5年的净利润平均增长水平。在正常情况下PEG大于1,表明企业价值高估,PEG小于1,意味着企业价值低估。PEG指标将成长速度和相对估值水平相结合,是比市盈率更有效、更综合的估值指标。

国内估值和国际估值

由于国内与国外环境相差较大,如果需要进行国际估值时,需要乘上一个系数进行调整,一般为0.3-0.4,即国际估值大致是国内估值的3-4倍。

市梦率

市梦率DMR=市值/梦想

由于研发型企业多为初创类企业,尚未实现规模性盈利,在进行估值时可以用到市梦率。市梦率的评价标准因人而异、缺乏理性。往往只对于非常早期的公司使用该指标,例如尚处于商业计划书阶段的企业。适用于“眼球经济”产业,如IT、互联网、生物医药公司。对于非盈利企业来说,一个有价值的“梦想”才值得资本市场不断投资。梦想的实现需要时间来检验,若一直无法实现盈利而继续投入,会面临资本枯竭的风险。

市研率

市研率=市值/研发投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