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五行是什么颜色?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问一个高人时,他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受用不已—— 五行生克只是术数的基础入门知识,而五行旺相也只是八字的入门知识,如果仅仅以这样的学识就断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轨迹,那实在是太可笑了! 五行的相生相克,只有阴阳得位(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位于自身的相位)才是平衡有序的。例如,在春天(木旺之时)金生水,在夏天(火旺之时)土生子,在秋天(金旺之时)水克火,在冬天(水旺之时)火克金……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八字的理论基石是阴阳五行,而五行的运行是有其特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阴阳交替——阳极阴生——阴极阳生。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乾坤定矣”、“阴阳消长”,这是万物运动的三大定律之一。 在阴阳交替过程中(即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冬冬至春分秋分白露霜降立春等,这些时间点上的五行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无论金木水火土哪种五行居旺相之位,都不会太过分的,因为都有制约其制的因素存在;但是到了下一个环节,即“阳极阴生”或“阴极阳生”的过程中,某一行就会逐渐偏盛一时,其他几行则逐渐衰弱一下,这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这种强弱的变化虽然不会很大,但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说真要论五行的话,那我认为应该是阴阳交替时的五行平衡状态,而不是阴阳消长过程中的某一种五行偏盛的状态。
红,是中国的代表色。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红色的感情已经根深蒂固,逢年过节、结婚等都要用大量红色进行布置,以营造喜庆热烈的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青色,即为现代汉语中的蓝色。我们都知道,“青”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指一种颜色,更代表了一种情操和状态:“青莲居士”、“青梅竹马”、“青衫泪痕”、“青灯古佛”、“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可见青色的地位非同一般。青色乃木之色、肝之色。木受土制,所以青色见赤色为受克。《说文解字》云:“赤,南方神气也,从土、从火,会意。《易》曰:‘离为火。’南方盛阳所以为赤。从大、从小,会意。”《论衡·五行篇》:“火得木而为之精,木得火而为之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赤色是太阳之色,代表了光明与温暖。古代天子朱紘朱绂,以朱色代天子之色。人中赤而广者,贵而且寿。(《论衡》)而白,即金属白色,白、银皆为金本色,中国金学中所说的金颜色,并非纯金之黄色,而是指银白之色。从五行之色看,木受金克,木色青,金色白,则青色受克色为白色。黄色,是中央帝王之色,土的颜色,五行中又为十二辟卦的泰、否二卦之爻色,以中央黄颜色表示泰卦,“泰”则天下治,“否”则天下乱。黄色是君权和皇威的象征。“天皇大帝,惟皇惟帝,其色黄”(《白帖》卷四)。
在中国传统的色系中有明黄、暗黄以及赭黄之分,唯有明黄色是皇帝和皇太后服饰的专用色。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有好有坏,比如“祸从口出”、“人中黑者则贫”、“人身全黑者,刑死”等。但是,黑色也有好的方面,如《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中的“青丝白马”、“黑绸罗盖头”都是极美的装束,而在五行颜色中,黑色就是一种尊贵的颜色。在五行中,水色为黑,且以北方少阴之水为水色正宗,北方少阴为水,颜色玄黑。黑色也表示哀丧,黑色自古就是丧葬之色,如玄衣、斩衰、缌麻等都是黑色的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