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能怎么做好吃?
作为一个南方人,看到这个问题真是忍不住狂笑三声,然后跑题一下下…… 先说笋怎么好吃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剥了壳直接煮啊! 我老家每年清明节前都有挖笋的习俗(据说是祭祀用的),家家户户都会买很多笋回家。这个时候的笋味道最鲜嫩,直接用清水煮熟了吃就是最好的吃法~我记忆中最好吃的吃法是这样做的:把刚挖出来的笋用凉水泡着(这样既可以防止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发黑又可以保证笋的口感脆爽),等完全浸泡好了就捞出来沥干水,然后切成薄片儿,油锅里放少许盐,烧至五成热时放进切好的笋片儿,轻轻翻拌,等两面都均匀沾上食盐后就可以盛出来了。
这样做好的笋片儿清香味浓,入口即化,嚼起来有脆生生的口感却不会有硬邦邦的感觉,简直是一绝呀!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下面来说一说笋怎么不好吃—一我吃过最难吃的一碗笋就是酒店里那种清水烧笋,汤里飘着几根翠绿的竹笋,看起来倒是蛮新鲜的,可吃起来那滋味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真的不知道是哪位大厨做的菜,清炒竹笋片儿能炒出清水的口感来,还非要卖这么贵…真应该给个差评!
冬季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道家常菜:清炖竹笋或清炖冬笋(冬笋其实就是初冬季节才出土的嫩竹笋)。将竹笋洗净、切片,放入锅内加水和调料清炖2小时,加少许味精起锅,鲜美异常,是不可多得的山珍美味。其实,竹笋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可以开胃健脾、清热化痰、解渴消肿。《本草纲目》中说,竹笋“味甘性寒凉,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下气防躁、除恶热、消痰唾、消渴、退虚热、清积食、消积滞、利湿渗漏、清血热、实乃脾之良药”《本草纲目拾遗》说:“竹笋味甘,性微寒。既清热又化痰,清胃气、利膈消痰、调和胃气……”
由此可见,竹笋味甘清爽,是清心、清肺、清热的良药。中医常用来治疗肠躁胃弱、大便不通、小便不畅、咳嗽多痰、神志忧郁、饮食不振等症。现代营养学认为,冬笋笋肉嫩黄色,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无机盐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烟酸含量较一般蔬菜,高出10倍左右。烟酸具有促进消化,舒畅情绪的作用,有助于治疗肠躁胃弱,消化不良等症;冬笋还合有较多的磷元素以及钙、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磷元素有促进人体发育、增强抵抗力、改善心肌活动等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竹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吸油脂能力强,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
冬笋可熟食(熟食有清热消痰、化油腻之功),生食须煮透,一般2小时,也可用开水浸煮30分钟以上,以免中毒。生食有清热、利尿、消肿作用,可治浮肿、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等症。
竹笋偏凉,脾虚腹泻者忌食;竹笋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一次不能多吃,一般70克左右为宜,以免消化不良,引起滑肠。竹笋忌与辣椒、醋等合用,冬笋炖鸡忌与栗子合用。有汗热、脾虚便频者不宜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