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在五行属什么意思?
夏属火,故称中国为“华夏”; 南方属火,所以中国人又自称为“炎黄子孙”。 据《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一说姬),名轩辕,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渭水支流,在陕西岐山之南),因此改号为姬。因有土德之瑞,故号称黄帝。与蚩尤作战大胜后,黄帝“遂宁于蓟”(北京市),又迁都于涿鹿(河北涿县),后又定居于河北阪泉(在涿州市西30里的合峪村北)。
传说,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陕西省延安附近)。他的孙子颛顼继位后,曾到桥山祭祀过祖父。相传虞舜、禹也曾去桥上祭拜黄帝。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还曾派人去桥山上修缮过黄帝墓。桥山是历代帝王和诸侯祭祀黄帝的圣地。 据史籍载,秦汉之际,桥山周围已是茂林修竹,松柏参天,俨然一派山林景象了。 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有一个名叫刘歆的人建议,在桥山的四周广植松树。他说,这样既可保持水土,又可使黄帝魂魄有所依归,且可成为后人凭吊之地。当时汉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便在桥山西侧种树千余株。至东汉光武帝时,桥山已郁郁葱葱犹如一座森林。后来人们就称这座山为千树岭或千树沟。至于在桥山两侧种植松树一事也延续下来,一直沿袭至今。 在西汉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加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对许多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便有人把这一切都归结于神。例如,黄河突然断流,人们就说这是河伯犯事遭惩;河水泛滥成灾,又说这是鲧、禹父子治水不力所致……而人们祭祀黄帝的目的则完全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可见,在秦汉以前祭祀黄帝并不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及道教的兴起,人们才逐渐将一切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归结为佛、道两家。这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只有信奉佛祖、神仙才能求得平安幸福,于是,便不再单纯地把黄帝看作一具“神躯”来加以崇拜。他们不仅把黄帝看作人间帝王,而且视之为神灵。至此以后,历代帝王无不以祭黄帝为先,并把祭黄帝作为封建王朝的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任务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