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什么自什么成语?
镇定自如、镇威震主、镇静自如、镇静自若、泰然自若、从容自如、安之若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临危不乱等。
1、镇定自如:
释义:形容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毫不慌乱且沉着冷静。
出自: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即日朱安也悄悄地逃回来了,于是镇定自如的老兄也遂归来,但须做两回‘前言不践’的解人。”
2、镇静自若:
释义:面对险情,镇静而毫不畏惧;自若是(遇事能做到)十分自信而从容。
出自:宋·苏轼《海南谪居寄子由》诗:“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斗擞精神出船舱,五日风波走如马。逢人聚立与咨嗟,自若高歌饮村酒。”
3、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释义:泰山当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比喻遇有极大的事故而若无其事。
出自:《庄子·让王》:“昔者子胥、卞和,身离刳、投四裔,未尝倾颜色、绝气而横天下。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喜于归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续吴,重华、舜也,其揆一也。”
4、临危不乱:
释义:在危急关头处惊不变。
出自:宋苏洵《管仲论》:“至于其终于下邳,何其不知自度之甚也!况谋败而受诛者哉,虽欲如高孝,岂可得哉?
5、安之若泰:
释义: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困苦时不动摇,毫不介意,心情舒畅,像平常一样。
出自:《汉书·窦婴传》:“霸陵尉醉,呵止婴车,遂以为人,独恨霸陵尉,内史啥尉无罪。”宋苏轼《晁错论》:“太后用他言,先虽诛,而其后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