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什么五行属性?
环保的五行为土,土系属中央,有生长、承载、受化的功能,土气通于脾,内应于脾,有灌溉、生化、承载、受纳之功,在水气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为万物之母。《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中央土,土生万物,万物之(惟有)他而己。”《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脾者土也,万物(惟有)他而己。”因此,脾在五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元气生成的基地。脾主运化水谷,吸收营养,化生气血和传输布散营养物质。保证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故曰脾为后天之本。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生成、运行的一种高度而有逻辑的思考。五行思想是一种对整体系统的有机诠释。在《尚书》中,五行被用于解释自然界的水旱灾变:“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一词首次出现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俗称汉字“六书”,即源于《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上》:“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五色、五味、五谷、五祀、五岳、五官、五祀、五服、五均”等,都是源于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而产生的分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周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易》有两层含义:“易”有三个意思,“不易”、“变易”、“简易”。“易”指容易学习、使用。《易经》是世界上公认的人“易经”读本,是研究《周易》必读“圣经”。“经”有三个意思:“径”、“常”、“法”、即道路、经常、法度。经是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和行为规范的法典。《易经》即是用“阴阳”、“五行”来论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规律的“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