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五行属什么?
五行在汉语拼音中的声、韵、调中都有所体现。声母中的“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与五材中的“土”、“金”、“木”、“水”、“火”五行是相对应的。韵和调都是由口、舌、唇、齿、喉共同发出的。一个字发音的快慢、轻重、高低、强弱,是咬字器官协调运动的结果。
根据咬字发音的运动状态和感情的不同,可以把语音分为“明、暗、直、曲、亮、涩”等不同的色彩或风格即“咬字五行”。这“五音十色”是相互渗透、交替出现、综合运用的,绝不可割裂。所谓“五音十色”,可分“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探讨。“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赋予“五行”特殊的含义。
由于“五行”互相有生、克关系,相互有“太过”、“不及”、“平衡”关系,所以,各种咬字色彩之间也有互相生、克和相互平衡、制约的关系。运用时,要扬长避短,以取得最好的发音效果。下面分别说明。
一、“金”音
“金”音咬字具有“脆、挺、快、劲、尖、亮、实”的特点。“脆”即“清脆”,声音通透而悦耳动听;“挺”是字头饱满、“出字”干净利落;“快”即字音的全过程运动速度快;“劲”、“尖”、“亮”、“实”的含义前面已经述及。咬字要有“金”音色彩,就要注意发挥唇、齿、舌以及整个口腔的力度。声母是“唇音”、“齿音”、“齿舌音”、“翘舌音”的字,字头在发音时要集中到唇、齿、舌的前端,吐字的着力点要集中到“唇、齿、舌”上。如“百、标、准、字、台、腔、吐、字、音、乐、有、趣”等,在发音时要发挥唇齿、舌尖的力度,使声音“脆、挺、快、劲、尖、亮、实”。在“出字”阶段,要把字头的爆破式发音要集中、到位、富有弹性,使字头明朗、响亮,有“铜豌豆”的劲头,以突出“金”音的特点。
有“金”音色彩的字,常带有褒义成分,如“真金不怕火炼”、“革命意志如铁般的坚强”等等。因此,带有此类色彩的字,在朗诵中常用来歌颂、赞美、衬托、肯定,或者用来揭露、讽刺敌对势力的阴谋等。这类字在语流中常作为重音加以处理。例如“这是不可动摇的铁的纪律”、“我们这支军队是铜墙铁壁”、“天赐勇猛的将军,又赐英雄的战马”,这些句子中的红色字体就有“金”音色彩。“金”音色彩用笔画来比喻,像“横”、“横折钩”、“横撇”等,有挺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