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梦魇几种结局?
《小小的愿望》可以说是“小小”的翻版。它讲述的愿望,是儿子长大后,成为父亲偶像般的高大英雄。影片中,中年男子许立的人生因意外变得残缺,他失去的一条胳膊,使妻子对他不再崇拜,儿子小浩甚至不愿和他一起过。在病危的岳父面前,许立做了一个决定:让儿子许下自己的第一个愿望,帮他实现做爸爸的偶像。
如果说《小小》是讲述小孩子希望自己成为成人版本的自己——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成人,《小小的愿望》则反了过来,成人期待变成另一个人——一个拥有尊严、有人尊爱的父亲。这两部同类题材影片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人们内心中自我中心和欲望的相反方向。
这两个愿望,在表面上,就像电影中主人公许愿时那样,一个变成了天神,一个变成了父亲。而事实上,它们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追寻。这两种追寻,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小小的愿望》有一种罕见的成熟性。少年主人公拥有成人的思维,而成年人则退化为玩小孩游戏的无聊生活。电影对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讽刺:这个虚伪的社会只知道榨取和消费孩子的心血,却从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给与补偿。《小小的愿望》没有将成人的世界一棒打尽,它给成人世界留出了讨回尊严的余地。如果成人世界真的对少年心怀感恩,并执行自己的承诺,少年的许下的小小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也就将成真。可惜,成人世界并不具备这样的自尊,最终让少年的愿望落空,也毁掉了自己的脸面。
这部影片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究竟该呵护孩子的理想,还是该打碎他们的梦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否定和嘲笑理想主义的时代。但这个时代,也需要像《小小的愿望》这样,向儿童承认自己的失败,并愿意与儿童共同承担理想的影片。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天这才》中,以另一种方式被提出。
《天才捕手》根据事实改编。少年麦穗,是一个神奇的天才。他和妈妈住在乞丐般的贫民区,却无师自通,读遍古今中外,甚至在哲学、文学、天文等方面颇有建树。但当他到剑桥求学时,竟被天才生的导师梅尔顿无情抛弃。失望的麦穗,终于找到天才生的秘诀,揭开了梅尔顿的虚伪嘴脸。
梅尔顿是理想的天才捕手。在他看来,麦穗只是对智力有天赋,并非对任何学科都有天赋,因而麦穗需要接受专业天才教育。但这个事实却遭到麦穗妈妈的反对。在电影中,没有多少学养的妈妈显然更懂得孩子的天赋,她的自私和狭隘在阻挠儿子成为天才的同时,也使儿子失去了自由。
不过,梅尔顿的天才观念,以及作为天才生的指导,对现代中国的家长颇有借鉴之处。中国的家长往往迷信“兴趣”、“潜能”、“天性”等概念,而忽视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承受专业学习的心理和生理实力。以梅尔顿的教育方法,会促使一个儿童的天赋成为真正有力量的成人。相比之下,中国的所谓天才教育,更多是靠“爱”的自觉(或自发的兴趣)和“性”的冲动(或偶然的灵感),缺乏科学的标准。中国的家长,在赋予少年“天才”称号的同时,要想到他们自己也在被少年驾驭,如同《天才捕手》中的麦穗妈妈,因为对儿子的关注而失去控制。
当然,中国的家长,未必会像麦穗妈妈那样,对天才生的指导造成孩子身心伤害。但中国的学校是否会在培养“大师”的路上造成类似的精神伤害,还不一定。现在,中国的大学在培养“大师”时,会请研究生在导师的寝室白睡三年,而导师则视之为治学之严,对此,学生也甘之如怡,且视为求学之大幸。
如果中国的学生一旦成为大师,就像在中国的大学里得到的那些“培养”一样,他们的心智和精神将受到难以挽回的损伤。其实,类似的事例已发生不少。近些年来,很多在高校成为大师的人,精神上总有些不正常的表现。中国“现代大师”的后代如何生活,中国的大学何时能对这些为人类传承文化的人给予适当的尊重,并给与保护,使中国的未来不至于在丧失文明的征途上越走越远,这个问题还看不到解决的指望。这些问题,都还可以用《天才捕手》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没有比知识更珍贵的东西了。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家长意识到,天才不是胡思乱想,不是自作主张,不是桀骜不驯,而是对科学的真心爱慕,是天赋人权的终身责任。(文/吕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