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民族中学?

池云桥池云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族中学”的称呼,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之前一直称为“私立民立学校”或“民立中学”、“民立女中”等。 关于学校的来历和建校资金来由,《民立中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进上海,孙中山先生逝世。3月,汪精卫、孙科等在上海成立国民政府,推行党代表制与军校制,拟建立现代政治制度。4月,陈独秀辞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职,离开广州赴武汉。5月,李济深、陈济棠等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南京中央政府内部宁汉分裂,党争激烈。6月,李济深等决定创办一所高级中学,作为培养新式人才及训练党政人员的基地。经与苏俄政府商议,以苏联帮助建设黄埔军校的名义,向国民党政府申请拨款,并得到允诺。8月初,第一批苏联顾问抵达广州,协助开办该校;同时,还派遣了军事教员,负责教授射击、游泳、马术等课程。

学校定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附中”,校址初设于广州越秀山南麓之麓园。11月,因中央政府迁都洛阳,校名改为“洛川中学”。1928年春,学校奉令迁往汉口,借英租界惠宁街英国教会所办的仁济医院旧址开学。同年秋,学校迁至武昌紫阳湖东岸、现武珞路350号所在地新建校舍。

1929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第十四中学”。 那么,这间“国立十四中”为什么要加一个“族”字呢?

原来在民国时期,所谓“国立中学”并非是指由国家直接办的学校,而是指由省、市、县等地政府出资办的学校。这类学校需要得到国家认可才能存在,并且必须使用“国立”字样。

而私人办学,则不允许用“国”字,只能称“私立”。如当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于1928年至1929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大学,起初被称为“国立西湖大学筹备处”,后来改成“国立第三中山大学附设西湖第一分校”,再到后来才叫做“西湖大学”或者简称“西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