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 五行,是传统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被古人用作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石,在《黄帝内经》中,它被用来解释人体的器官和功能,并成为中医治病救人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古代哲学中,五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客观存在;它与阴阳一样,是被高度抽象化的宇宙结构或运动形式。
作为一种哲学范畴,五行被赋予了很多的含义。从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到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无处不存在五行的观念。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聪明明智的人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情绪不让喜怒过度,合理安排起居休息,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就能做到避免邪气侵扰,保持健康长寿。 如果说“法和天时”是中医治病的宏观原则的话,那么“五行调和”则是中医养生的微观法则了。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情绪和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中医所讲的五行与情志有着密切的联系。 怒属阳,喜属阴,二者都是极端的情绪,容易伤害我们的身体。中医指出,大怒导致肝胆之气上逆,血随气而上行,这时如果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宣泄,气机就会拥堵在内,出现高血压、胸闷腹胀等症状;大喜则易伤心,因为“喜乐者,神为之使(神气涣散),喜乐妄动,营血运行失常,心气虚,血脉瘀阻。
悲忧伤肺,大喜伤心,盛怒伤肝,恐惧伤肾——这些都在提示我们,心理因素会对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而中医所谓的“五行失调”其实质就是说的“情志疾病”! 现在西医们开始承认精神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而中医早已强调“心病还需心药医”。其实,中医的“五志论”和西医的“心理学”都是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的两种表述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