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哪个天气预报最准?
以前用过墨迹、天气通,也试用过百度糯米和去哪儿的“周边游”,感觉都不怎样。后来一直用“人生日历”,感觉比较准确,还蛮实用的。 偶然发现腾讯地图有实时路况功能,就下载了一个,用来查看上下班路段是否拥堵。最近几天天气冷得要命,想看看春节会不会下雪,因此就用QQ浏览器的天气预报功能,输入了“上海 南京西路”(我所在的地标)以及“上海 南京东路”(想去的地方),看这两条街分别的天气情况,结果如图。
看来春节前是看不到了,真是遗憾。不过,这个天气地图还蛮好玩的!
以前用过墨迹、天气通,也试用过百度糯米和去哪儿的“周边游”,感觉都不怎样。后来一直用“人生日历”,感觉比较准确,还蛮实用的。 偶然发现腾讯地图有实时路况功能,就下载了一个,用来查看上下班路段是否拥堵。最近几天天气冷得要命,想看看春节会不会下雪,因此就用QQ浏览器的天气预报功能,输入了“上海 南京西路”(我所在的地标)以及“上海 南京东路”(想去的地方),看这两条街分别的天气情况,结果如图。
看来春节前是看不到了,真是遗憾。不过,这个天气地图还蛮好玩的!
最近,有不少人问我,为何中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与地区气象台甚至是民间网站预报的天气出现了较大差别?甚至有些网友认为某某天气预报更准确,是不是可以取代中央气象台?其实,每个气象部门在发布天气预报时,都会用上世界最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型结果,这其中既有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数值模型,也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值模型。但每个天气预报员在做出具体预报时,所依据的数值预报结果并不完全相同,这其中存在几个差别。
天气预报差别1、起报时间不同。数值模式的起报时间是从一个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开始,比如08时起报指的就是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计算。那么各家气象部门拿到的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并不一定是同一时段的,而是可能存在偏差的。
天气预报差别2、初值不同。数值模式要求对整个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在每一个网格点上给出的初值都不相同,比如从0时开始计算,那么13时的初值就和14时、15时的不一样,所以数值模式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别。有的可能是从2点开始计算并给出0—72小时内的天气预报,有的是6点计算的,给出的就是2—72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这其中,0时、2时、6时甚至8时的初值都不相同,计算的结果也就必然存在差别。
天气预报差别3、计算的时空尺度不尽相同。不同数值模式所采用的计算区域和网格密度存在较大差别,计算的范围有大有小。比如,区域模式一般是指在某个具体区域内进行天气计算,得到的预报结果对区域内天气特征描述的更准确、更精细,而全球模式得到的结果在中低纬度地区可能准确率要高些,对极地或两极附近的结果可能准确率就要略低些。
数值模式给出的结果仅仅是天气预报中诸多“配料”中最主要的一个,但并不是天气预报员“拍板定案”的唯一依据,他们还会用到大量的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根据实时天气观测情况,结合丰富的预报经验和一定的预报理论,在多种模式计算结果中进行选择取舍,制作成一份完整且具有针对性的天气预报。因此,大家在看到天气预报出现较大差别的时候,请一定不要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