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五行属性有什么?

支瑞瑞支瑞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概念是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总结出来的,最初是用来表示季节的,它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属到五行之中。《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其中,水象征润泽流行,有繁殖生长之意;火象征光明热烈,具有上升蒸腾的性质;木象征草木萌芽,具有生发之象;金象征肃杀凋零,属西方刚强之性;土象征厚重,具有长养万物之效。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原始形态。

汉代的五行学说出现了宗教色彩,并被神化起来。东汉著名学者王充著《论衡》对这一时期的五行学说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在《言毒篇》中他提出:“故五行莫贵于土,莫善长于木,莫大滋于水……” 在他看来,五行中以土为尊,以木为主,水最为滋养。这与现代人以土为根、以木生火、水生金的观点是不同的。

现代人的五行观念继承着汉代以土居首的说法。并认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又克水,水再克火,最后由火生土而循环往复。这一观念显然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的影响。

其实五行中最没有地位的就是土,它在四行之间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又是土的儿子。

郭昱晟郭昱晟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设置的一个范畴,在五行的整体系统中,每一行都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水曰润下”,是对“水行”的质的规定性的概括。水有二义:从实质上说,指地面上江、河、湖、海以及雨水等;从性状上说,指液体。润下,指水的性质是向下湿润。水性润下,就其根本而言,来自水是重物。地表各种形式的水,无论流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由重力作用所致。地面的水是由高往低处流,在此流动过程中,对被流经的区域发挥了“润”泽的作用。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早期,水往往伴随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水对大地的“润”性,既体现在它的生物意义上的功能,也体现在病理的意义上。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多了,又为患,泛滥成灾。古人还把水与其他物质相接触,或与其他物质反应后所形成的结果,也视为水的本性。如:水与火相接触后,水克灭火性;与木相接触后,可以使之泡烂、变形;与土相接触,则可以使其淤散等。这些均归于水行的质的规定性中,并在后来的医学上,被应用于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