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十二生肖吗?
在西方,通常认为龙的形象来源于恐龙的化石,而古代中国则认为龙是一种神异动物。 《礼记·檀弓下》:“君召而见之,与其车乘,则载龙而朝”郑玄注:“龙,祭祀用豕,盖鱼豢之属。”
东汉王充著《论衡·逢遇》:“儒书言:‘天上有玉女所居,状如宫室,名为‘月精’,或呼为‘素娥’;……月中人面兔首,着青霞冠者,月伯也。有八弦琴一张、九真之药一囊。’”
唐朝李贺诗《天上谣》:“碧空断处绝浮云,明月清霜万里间。”宋代郭应祥撰《翠微先生漫录·卷三·月宫》:“‘广寒清虚,无所依凭,惟有一蟾蜍为之使耳。’按此乃月中嫦娥所居之处,故谓之月宫。”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月亮的认识与现在不同,他们认为月亮中有居住者,而且是一个女神——那就是嫦娥。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月亮运动的变化规律并且给出了解释: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因此当太阳和地球不在同一方向上时,月亮被日光照亮的那一面就会对向地球,此时我们就能看到月亮。但这一面并不会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不断移动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人们就根据月相运行绘制出了农历。 而龙的形象也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加深逐渐完善起来的。
先秦时期,龙的形象还不是非常完整,比如《庄子·秋水》里有“儵鱼出游从容”,《战国策·燕策二》里也有“白鱼龙戏于深渊”,这里的鱼都是没有脚的,所以才能“出游从容”“嬉戏”。后来到了汉朝,人们发现了恐龙的化石,并根据这些骨骼的形状创造了带足的龙形象,这就是如今的龙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