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字五行属什么?

狄木芳狄木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鄘”字的字形,从周代《尚书》始,到西汉戴圣所撰的《礼记》和东汉郑玄所作的注释,一直作“墉”。 唐玄宗李隆基在注《礼记·檀弓下》“赵襄主葬母”时引用了孔颖达的话,说:“‘墉’本亦作‘庸’;‘庸’是单音字。”宋人编撰的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八引《东观汉记》“邓太后葬礼”条云:“邓太后葬孝安皇帝于永宁陵,园邑制度,穷极壮观,其封土之形,若筑土为墉(壅)。” 可见作为单音节的“墉”字是古已有之的。 然而到了元代修纂《永乐大典》时,“墉”字却出现了异文——“鄘”。而且这个“鄘”字还出现了两个读音:yōng和xiāng。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南宋学者叶绍翁说起。 叶绍翁是浙江龙泉人,著有《四朝闻见录》、《南宋朝廷故事》等。他在《中兴间气集·序》中提到,自己的家乡“龙湫”之地出了个石碑,上面刻有北宋文学家沈辽的诗——《龙湫记》。

此诗前小序中提到了当地著名的景物:芙蓉城、灵鹫峰、莲花池等等。而在诗的正文中,作者却写下了这样两句—— 蜀川今已属蛮烟,洗盏挥杯弄月天。 这两句中的“蜀川”,照应了小序中“成都”之事。而“蛮烟”又与下文“月天”相照应。整首诗清朗流畅,意境优美。尤其是末句“月天一色水云连”更是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一个亮点。

可就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却在明朝初年遭到了一个著名学者的诟病。此人便是朱右。他是江苏泰县人,明洪武年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他批评沈辽的词风“轻浮”,认为他的词“格不称题”“语无伦次”,并斥之为“草率淫滥之词”!

对这样一个“臭老九”,明人张岱在他的《琅嬛文集·卷二·复李太史论诗词杂著》中给予了严厉的反驳。他说:“元美(即朱右)以曲笔骂词,其言甚悖……元美之于词,犹汉儒之论经,南朝士大夫之评魏晋,平白地毁诋古人,其词既无根蒂,其心实不可问。”

其实,在明代文人中,对词这种文学体式是非常不齿的。王夫之称它是“小道”;胡应麟则说它“体用排偶,而格律闲缓”。 至于朱右那一套“诗言志”、“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更是遭到明清许多大家的嘲讽。如清人冯煦就说:“嗣后谈词者惟知比兴寄托之作,至于倚声填词,尽入鄙夷。”(《续湘乡谭氏家训》)

那么,为什么叶绍翁会取一个异文本——“鄘”来校订他的祖先沈辽的诗作呢?这恐怕与“鄘”字的双音节发音有关。因为“墉”字只有一个读音,而如果写成“鄘”,则可以读作yōng或xiāng。 当元朝文人对这两个读音产生分歧时,明初中原地区的战乱使得这一分歧在文学文献中得到了清晰的显现——中原地区受到战火的摧残,文化遭到重创,由此导致许多古书在明代中前期无法汇校,甚至失传。

而这一状况也为一种新学的出现提供了滋长的土壤——明代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崛起,人文荟萃,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应运而生。他们在评论古典文学作品时,往往能够跳出宋元的俗套,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些文学评论家中,李渔可称得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在评论沈辽和他的《龙湫记》时,李渔就纠正了叶绍翁的校订谬误。他说:“沈雄乃世业钱塘之人,葬母之于临安,非所谓越境葬也……”接着他又指出叶绍翁所引用的孔颖达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墉’本作‘庸’,单韵之字。”最后李渔得出了一个让后人拍案叫绝的结论:“予少读《东观汉记》载邓皇后丧,称‘大司马樊宏以为山丘之葬,久害风俗,改葬颍川’……盖阴宅之法,本自东汉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