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体育青年怎么做?
我初中开始接触武术,最开始是散打,随后传统套路,后来进了大学又学了跆拳道,现在练太极。 武术给我了强壮的体格与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教会了我礼仪和谦逊、更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非常感谢武术带给我的这一切,但我并不认为武术是中国青年的标签,至少不应该是唯一标签。
中国校园体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应该是所有喜爱体育运动的同学在一起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可以是篮球,足球,排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甚至是网球和高尔夫等等。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聚在一起,因为竞技体育本身自带对抗性所以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体能,而掌握一定的技术则需要足够的练习。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大众健身的作用,大家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增进友谊。
当然,在校园里开展职业体育运动也是值得鼓励的,但那只是极少数人通过体育运动走上职业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校园体育的目的。 现在很多学校开展各种“精品体育课程”,比如跆拳道,街舞等,我认为这很好,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但是有一部分学校在实施“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过程中却走样变形,变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被迫参加,甚至有的同学因此受伤。这样的“运动”对于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害无利的。
我希望大家可以在校园里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去参加,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选择自己最可能学会的项目先去尝试,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学习新的技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身健体”以及“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