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自在指什么生肖?
我的理解是生肖牛 因为牛在田间,可以自由的走动,不用拘束 而且“宫”字里面有个“王”,而牛在田间吃草,就像皇帝在大殿上晒太阳一样,很悠闲自在。
另外一点就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时间,每一小时用一个“辰”字来表示,比如子时(23-1点)用“初”,丑时(1-3点)用“仲”,寅时(3-5点)用“末”,那么午时就对应着“午”;每个时辰分为八刻,那么每两个时辰也就是一卦,如申时(15-17点)为午后三刻,那么就是未时末,而未时中就是午时光景,所以叫做“日昃(zuì)之午”。
这样的计时方法,到清朝末年仍然在使用,可见其历史悠久。而“酉时”“亥时”也由此而来,分别指的是“黄昏”和“人定”(21-23点)的意思。
“日昳”就是说太阳过了中午偏斜向西了,而这个“昳”字也有“阴”的意思在里面——阳盛阴衰。所以“日昳”也可以理解为“日沉西方,阴气渐盛”。 而“晡时”是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礼记·月令》里有记载:季夏之月“民气郁阏而滞著,肌肉顽厚,腠理闭塞……此月朔日,阳气微,阴气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这是阴阳交替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中暑的时候,所以也叫“郁蒸”。
古代还有把一天分成十二段的计时法,叫“漏刻”或者“漏尽”,每段就是一个小时。那么“酉时”开始于“昏时”,“亥时”开始于“人静”,“子前”开始于“鸡鸣”,“丑后”开始于“平旦”,“卯正”开始于“日出”,“辰末”开始于“食时”,“巳初”开始于“隅中”,“午时”开始于“日中”,“未正”开始于“日昳”,“申末”开始于“晡时”,“戌正”开始于“黄昏”,“亥末”开始于“人定”。(引自《尔雅·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