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会降温么?
“学区房”的概念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本来不存在这个东西。 所谓的“学区房”,不过是距离学校近一点,便于孩子上下学的家长自行想象出来的概念而已。 这和当年北京的西单、王府井,上海的静安寺、人民广场,广州的天河城、中华广场一样,都是商业炒作的代名词罢了。 如果在北京上中学还需要学区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个区的教育水平太烂了,没有什么好学校。因为北京每个区基本上至少有一所还不错的学校(初中)。 如果在北京上中学还需要学区的话,那就只能说明这个区域没有好学校——要么学校数量太少,不足以覆盖该区域的每一片地域;或者学校水平太差,无法满足该区域百姓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北京所有的区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反例。
只要北京的教育资源均衡化继续推进,上学不需要学区,那么“学区房”就会自然消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所说的教育资源均衡化,是指每个学校都有上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学校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缓慢下降。而不是指所有学校的实力都一样强。
在现有体制下,任何一所中学,但凡想好好办的,成绩都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些吊车尾的学校,不是师资不行,就是学生质量太差。导致这些学校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学校自己不够努力。既然有学校愿意花力气提高成绩,那么就必然有其他学校需要花力气拉低分数。 在这种环境下,“学区房”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