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如何发展前景?
芮哲最佳答案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产能,同时也是钢铁消耗量最大、钢材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贸区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钢铁行业将借助政策东风,实现再次腾飞! 钢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同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性质,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9亿吨,同比增长5%;全年钢材进口量约6743万吨,同比下降14%。
尽管受到国际市场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下滑,但出口金额却有所增长,达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建筑用钢材出口金额282.5亿美元,占钢材出口总额的34%,继续保持我国钢铁产品第一大出口品类地位。 近年来,国家一直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去产能化,使得国内钢铁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将会加快。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以“两横三纵”为主要格局的进出口贸易分布,即以华北和东北为两个横向区域,以华东、华南和西南为三个纵向板块。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受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进口方面,我国铁矿资源主要依赖于澳大利亚和巴西,2015年两国占据了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亚洲将成为我国钢铁原料进口的新地区选择,预计进口渠道将更为多元化。 在出口方面,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欧盟和日本紧随其后。在“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将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伴随着钢铁产能的集中释放,以及国际贸易前景的持续向好,我国钢铁行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钢铁行业战略转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重点集中与关注战略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并将市场和技术领域向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拓展。对基础产业领域,应重点加快产品和生产流程高端化、精品化发展,大力推进高精尖缺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大产品升级的力度,拓展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对前瞻性技术领域,在纳米钢和透明铁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纳米钢生产流程技术优化、性能检测与应用研究,为批量生产奠定基础。对战略储备技术领域,做好新一代钢铁流程技术创新研发与市场开发的前期储备工作。
实施国际化和一体化战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要通过多种投资并购方式,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开发生铁精粉和铁矿石资源,为优化原料结构、提升竞争能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奠定战略资源基础。要通过海外绿地投资建厂、股权收购、重组、兼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海外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钢铁海外生产和供应能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全球竞争力。围绕钢铁主业发展相关多元产业,构建钢铁生产服务体系,推进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环保产业、工程技术业等钢铁生产服务业发展。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境多元化投资,推动企业产业、资本与投资多元化发展。通过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使钢铁主业与多元化、本土化与国际化、制造与服务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动企业向钢铁服务商和综合供应商发展,构筑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在钢铁产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