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补乳钙?
0-3岁婴幼儿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很大,特别是钙质,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1岁以下婴儿每天需补钙200毫克;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需要补钙400毫克。 补钙的方式有食补和药补两种。 其中,食补是通过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摄取钙元素,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而药补则是直接服用钙剂补充身体的不足。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补钙,孩子每天摄入的钙不能超过2克。过量补钙反而会引起中毒,出现高血钙和肾结石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内的钙大多数存在骨细胞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钙以离子形式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并不是衡量体内钙水平的准确指标。 另外,维生素D能调节钙离子吸收代谢,它缺乏会导致钙吸收下降,造成低钙血症甚至抽搐。 我国规定,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为400单位/天,最多不超过800单位/天。一般从出生后两周开始,每个月补充一次至一岁。
一般建议从孕期18周起服用钙质,每日600毫克,哺乳期每日1200毫克。如果服用的是碳酸钙,一般一日三次,一次1粒就行,最好在进食时或饭后立即服用,因这类钙剂在有足够胃酸情况下吸收利用率高,与食物同服,可在胃酸分泌最旺盛时候溶解更多钙剂,有利于吸收。如是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则一般一日三次,一次两粒,因其对胃酸要求不高,餐前、餐后服用都可。但服用任何钙剂都不宜与植物 fiber同服,因fiber 可阻止钙的吸收。有肾结石者不宜选择含钙结石成份的钙制剂,宜选钾镁复方碳酸钙,有利于结石溶解。有胃酸缺乏,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或胆囊疾病者,宜选果糖酸钙,饭后服用为好。合并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者宜选氨基酸螯合钙,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补钙还要注意以下五点:
1、不可与草酸多的食物同吃,草酸易与钙结合形成不溶解的沉淀,会极大地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含钙高的豆腐不可与紫皮甘蓝、菠菜、芹菜、洋葱、青椒、芝麻酱、红茶等含草酸多的食物同吃。应与含果酸多的水果、番茄同吃。果酸能与钙形成可溶解、易吸收的络合物,有利于钙的吸收。
2、因钙剂有收敛止泻作用,腹泻患者应暂停补钙,否则会加重肠道干燥、便秘。
3、人体对钙的利用率在中午前后最高,傍晚最低,所以下午和晚上补钙比早晨和中午好。
4、婴幼儿应适当活动,接触阳光,这样,能及时把钙质转化成坚固的骨骼,运动是促使体内维生素D3活跃的最好方式,而D3的主要功能又是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经常晒太阳也能使皮肤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保证钙的有效吸收。
5、补钙应持续不间断。人的骨骼不断代谢,旧的骨组织不断被吸收,新的骨组织不断生成,身体代谢旺盛,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骨骼的代谢最活跃,所以青少年补钙应当连续不停,以顺应骨骼的新陈代谢。成年人代谢慢、骨骼代谢也慢,补钙也可以间隙进行,一般在春、冬季各补3-6个月就可以了。至于老年人补钙,应当不间断进行。因老年人代谢缓慢,本身脾胃虚弱,开窍于龈,而牙齿全赖于齿龈之血而充养,如齿龈出血,其骨失养而疏松,所以,老年人应继续补钙,这样可以使牙齿、齿龈、骨骼等强而不衰,有抗御邪毒侵犯的作用。否则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掉光,行走不便而致残,直接影响到寿命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