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五行是什么意思?
《字汇·丹部》:“彤,房心之色,从火,从工。”又,《荀子·正名篇》:“彤管,女史用彤管记载其功。”杨倞注:“彤,赤色也。此盖妇人所执之文稿。既书之以备检阅,故曰‘记’。”可见,“彤”的本意是指古人用于书写、印刷用的红色颜料或者红色染料。
古人制墨的主要原料是烟灰和胶料,以漆烟为墨者谓之“油烟墨”;以桐油烧制的烟灰为原料,加入胶类制成的墨称作“漆烟墨”。这两种墨都属黑色,古代的“黑”字多写作“赤”,《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未知晦朔”即“不知昼夜”之意,可见,“朝菌”“蟪蛄”看到的太阳都是黑色的,而人的眼睛看到的是红色的太阳光芒,古代“黑”与“红”是两个不同的颜色概念 。
到了宋元时期,出现了人工化学染色的工艺,人们可以制造出深蓝色的染料,称“靛青”或“靛蓝”(我国自古就有种植蓝草取蓝的习惯),这种深蓝色与黑褐色不同,属于“正蓝”。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然此草染绿碧最妙,染碧虽深,日光下却微露绿痕;若染玄青,虽日中亦不黑。”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谈到明代的染色工艺时也说:“‘靛’即今制靛青者。其色深浓而近于黑,故又称为‘乌’。”“乌”就是“黑”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里“黑”和“红”是两个色相区间的词项,中间还有“棕黄”“橙黄”“橘红”“粉红”“深褐”“浅褐”等色彩用语。这些释义多源于明清时期的色彩描述。 “彤”字在早期文字里还有“从日”或者“从火”的结构,像形意味更浓。这似乎暗示着“彤”字的本义是灼热的红色,也就是今天的“赤”。不过,这样书写的字并不表示就是“彤”。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周礼》作注解时就提到“彤,赤饰。”显然,这里的“彤”已经是指一种带有红色花纹的装饰品了——这种解释符合《诗经》中“彤管”指代女性用品的用法。于是,汉代的字典里就有了“彤,赤色,女子饰也”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