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是五行什么方位?
简单说,“东方”的概念是古代中国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抽象概念。它与太阳的起落有关。 中国处于亚洲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400毫米(毫米即千分之厘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这种气候环境下,河流和湖泊比较常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外中国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侧,受太阳直射的机会较多,加上多山地丘陵,具有阻挡冷空气的作用,使得我国冬季比同纬度的欧洲北美洲温暖。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树挪死,人挪活”的说法了。
随着历史的推进,“北方”的概念逐渐南移。到汉代,中原地区普遍出现暖冬现象,而长江中游则有了“江南荒蛮”之称;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朝地图上已经有了“南方”的概念了;及至宋代,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江南的开发已经接近成熟阶段了。 那么与温度有关的“方”中最重要的一个当然是“南方”了!它的具体位置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两湖两广以及江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
除了“南方”以外,东和北两个方向也是古人特别看重的两大方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与西、南、北三个方向的界定一样,古人在生活中用“东”和“北”两个方向来表示方位时,考虑的主要还是日照的因素。 先说说“东”的方向。中国古代所谓“东”的概念不是指现代地理学所定义的“东经110°~120°之间”的这一片区域,而是大约略大于“东南”的概念,也就是约相当于现在人们常说的“东亚”这一片广大区域,它包含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土地,台湾岛全部领土,还包括了韩国朝鲜大部分领土以及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岛屿。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东”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诗经》里“东”字出现的频率高达70%,至于其他的经书如《礼记》《左传》《战国策》等,“东”字出现的频率也远远高于其他方向,这说明“东”的概念在古代是非常固定的。其次,“东”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就是象形字“ ”,形象地展示了太阳由东方升起的过程,可见“东”字的起源就与太阳升起的角度有关。 最后来看古人的实践。以首都而言,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其位置都在渭水以北,属渭河平原,显然是取意于“北方”,而非“东方”。然而东汉末年,汉献帝定都许都,这里位于颍水之北,属豫州部,成了“东方”的代称。曹魏时建都洛阳,称为“洛都”,晋室南渡后定都建康 (今南京) ,称为“建业”。
总之,这些例子都可以证明古书中的“东”其实是指“东方”而不是“东部”! 至于“北”这个方向,和“东”一样,也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它所指的是阴历十月大雪封山以后直至次年清明春分期间,太阳由西北角往东南移动的过程中,位于正北和东北之间的那一扇地带。“北”的概念不但与季节有关,而且也与宇宙中的星星月亮有着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