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肖是什么生肖?

周菊琴周菊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十二生肖中,有5个属性为“阳”(即公),也有5个属“阴”(母),还有2个不确定的。 这是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古代的人根据万物皆有阴阳的特性,将万事万物都分成了阴阳两半,而每一个属相也都有了阴阳之分。

1、子鼠,阳。 老鼠为“子”,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支。古人以子时初刻(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所以子鼠又称为“子神”或“子帝”。《吕氏春秋》记载“凡民吉凶寿夭,丰歉苦乐,皆有所谓……上天子之所恃,曰五辰,曰六甲,曰八节,曰四时,故圣人南面而立,听天下之声。”这里的八节是指立春、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霜降,每一节气分别对应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干支和时间,其中就有“春分”和“秋分”,分别对应的就是寅木和申金,而申金的干支就是庚金,子鼠就属阳。

2、丑牛,阴。 古时把牛看作是田里的主角。在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陈涉世家》中就有记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农民也没有固定的地位。在古代没有地位的人要想翻身做主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参加起义军或者造反,否则就只有老老实实的当个普通的老百姓。在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就喊出了这句口号。他们首先利用人们普遍相信“算命打卦”来骗人的特性,假装算卦,给人们打口彩,说他们是帝王之相。结果就是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秦末的农民起义的火焰,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旺”的思想。

而牛的属性又是阴,所以用“牛”字开头的词语一般都是描述女性的,比如“牛女”(指织女星)、“牵牛”(指银河系)。

3、寅虎,阳。 老虎作为森林之王,属于百兽之中的“老大”,同时它也是具有“王”的特性。寅时就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所以“寅”的属相也叫“寅王”。而且古人在计算时间的时候,也是从“寅”开始的:“平旦之初,像日出之形;太阳在天,群动既起。于是少阳居尊,其位在上……”这里的“少阳居尊”就是指寅时阳气最为旺盛。

4、卯兔,阴。 “卯”就像早晨刚升起得月亮一样,而月亮在夜间是属阴的。另外兔子是在夜晚活动的动物,这也决定了它属阴的性格。“卯”字的字形就好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而且始终盯着前方。所以说兔子这个属相是典型的“阴柔”之相。

5、辰龙,阳。 龙是传说中最权威的一种神异动物,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立春之后,天子率诸侯亲往郊祀,迎寒暑於天地间。”在立春之时,天子和诸侯都要去郊外祭祀天地,这就说明龙具有主宰天气的决定权。再加上古人对龙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所以在十二生肖当中,龙排名第一。“辰”字的字型就如同一条游动的龙,而且“辰龙”的“辰”字与“震”字相通,“震”为东方,正好对应的是龙盘踞的地方——辰时。

6、巳蛇,阴。 巳时的阳光已经非常的强烈,此时正是蛇出洞觅食的时间段,所以“巳”的属相就是蛇。而巳时刚好又是上午九点到十点钟,正是现在年轻人需要工作的时间点,所以古代的劳动人民用“巳”来形容“劳碌命”,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勤奋”的反义词就是懒惰,所以“懒人”也就是“午马”。

7、未羊,阴。 未时午后,正是牧放的时候,而放牧的主要工具就是牧羊人手中的“羊鞭”。如果说鞭子的材质很好,能够经久耐用,那么羊就代表了这个家庭的财富很多。因此“羊”和“祥”都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8、申猴,阳。 猴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要“模仿”人类的举动,所以猴子总是能“装模作样”。而在十二生肖里面,除了龙和鸡以外,其余的都是阳类动物,所以猴子的“猴”字就属于“阳”字边的部首。

9、酉鸡,阴。 “酉”的字形就像一只鸡,而古时养鸡主要是用来下蛋和炖汤喝。如果家里养的鸡下的蛋越多,就说明这个家庭越富有。

10、戌狗,阳。 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忠诚”。在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关系就像狗一样,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所以孔子才说“子犬至,子欲杀之,曰:是犬之子。”(《论语·尧曰》)。而到了现代,我们常说的“忠心耿耿”、“忠实可靠”等等,这些形容人性格的词汇中都出现了“忠”字。

11、亥猪,阴。 猪是最常见的家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排名最后一位。在以前人们养母猪主要是用来提供美味的猪肉,而雄猪则是用来配种的。所以“猪”字就成了“阴”字边的一个部首。

鄢帆露鄢帆露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的由来与十二地支

十二生肖的出现与十二地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昼夜十二时辰的观念。人们运用自己饲养的12种动物,来记十二个时辰。这12种动物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地支记时,是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到凌晨一点为丑时,两点到三点为寅时,三点到四点为卯时,四点到五点为辰时,五点到六点为巳时,六点到七点为午时,七点到八点为末时,八点到九点为申时,九点到十点为酉时,十点到十一点为戌时,十一点到十二点为亥时。十二种动物又分别是这十二个时辰的象征。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子时,“子”有儿童的意思,老鼠在这时间活动,有生育的旺盛的形象。

子时过后是丑时,“丑”有“开始”的意思,农事从“牛”开始,所以牛代表着一种开始的意思。寅时,即凌晨三点到四点,这是老虎的象征。四点到五点为辰时,古代传说,龙能够呼风唤雨,当黎明前的曙光出现是,天将显亮未亮时,像是龙的活动一般,所以用“龙”来表示这个时辰。五点到六点为巳时,巳时正是蛇的苏醒时间。六点到七点为午时,午时为太阳最旺盛之际,以“马”这种健壮、有力的动物来表示。七点到八点为未时,未时为羊在牧场上吃草和休息的时间。八点到九点为申时,“申”有“伸展”的意思,这时猴子正活泼、伸展地活动着。九点到十点为酉时,“酉”有“酒”字,这时正是家鸡进窝的时间。十点到十一点为戌时,“戌”有“灭绝”的意思,这时狗进窝不叫了,犬类的追捕、撕杀活动停止了。十一点到十二点为亥时,这时夜里活动的猪进窝睡觉了,大地一片肃静,即将又进入新的一天。这种记时方法十分形象生动。

十二生肖在地支记时的基础上,进入十二生肖纪年法是在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纪年法是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配置十二干支相配,成为我国特有的纪年方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