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向是哪个区?

官俊宇官俊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单说,大致就是通州以东的区域都叫“朝阳”。 因为北京以前是以城计数的,而北京城的正门(宣武门)就在现在的阜成门到西直门一带。所以“西城”这一名词的出现要比“海淀”要早得多。

以前的朝阳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区加一个部分东城的区域(即正阳门以东及以北的地区)。这个地区的范围在明朝时基本固定了。 清沿明制,首都仍旧是京师顺天府,不过清的京师与其他省会的府级建制不同,它是一个特别设置,直接隶属于中央管辖,地位相当于现在直辖市中的副省级市。由于北京的特殊性,所以一般不称某人为“某某府”或是“某某县”人,而是称“某地驻京办事员”或是“某省在京人员”。

比如《红楼梦》中薛宝钗家原来是山阳(今江苏如皋)人,便说是“金陵(南京)京营节度使”薛家。后来曹雪芹又补充了薛家祖籍是“河东汾州”人(山西汾阳)。这主要是因为清朝的“江南”是指今天的江苏省和安徽省南部地区。

北京的“南方”则比较特殊,大体上指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及云贵高原东部和广西西部部分地区的人。 今天人们提到“朝阳区”往往会联想到“国贸”“亚奥”这些地名或者是cbd、奥运会,觉得这是北京最发达的区。但事实上,北京建都以来的城市发展有一个明显的向南发展的过程。元朝时,由于元大都的规划采用了“坊市制度”,因此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南大部分地区还是农村。

直到明嘉靖年间,为了修筑城墙以便抵御蒙古人的入侵,才在北京南郊挖了一条壕沟(今天的中轴线),并在两侧筑起了外城,这样才形成了今天我们说的“南郊”。虽然嘉靖皇帝把外城修筑在旧城之外,但并没有改变旧城的布局。

所以明代北京城的西南隅至今还保留着“宣武”与“崇文”两个区之名。而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里都是“颂扬文德之意”。可见这两区的文化氛围一直是被朝廷所关注的。 但实际上,明清两代,北京的文化重心一直在今天的海淀一带。这是因为,从明朝中期开始,由于江南各地战乱较少,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优势渐渐转移到江南地区。

于是出现了“下江南”的现象——知识分子大批来到苏州、杭州等地游玩或定居。他们中不少人不但带来了江南的繁华,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和观念。这一点对于北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