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像什么王石?

仝克曼仝克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74年开始工作,在煤炭行业,从基层工人、班长直至行政领导,直到1998年辞职。期间经历过两次下岗,一次是1982年至1985年间,因为煤矿经营困难,很多职工下井干活没有工资(只发几十块钱生活费),吃食堂(管两顿饭);第二次就是1998年左右,整个煤炭行业不景气,大部分小煤矿都关了门,我们那个矿也差点关,当时叫停工停产,工资和福利照发,就是让工人每天扫扫地,捡煤矸石(烧结厂用),也算是个固定工。

我是国企里面混得比较“好”的,当过班组长,后来提了干(干部),还参加过矿上的技术比武,拿到“技术能手”称号,因此工资相对高一些。到1998年离职时,每月拿八百元(包括各种补贴),一年发十三个月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奖金等,一年大概两千左右,相当于现在三千五左右。 那会儿刚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大商场到处都是“抢购”场面,“东西真不贵”“物价真是便宜”!记得买一个双卡收录机,两百多块钱(那时电视还都是彩色),一件皮衣三四百(当时一件普通的过冬大衣也不超过一百元),买一台洗衣机五六百,买个冰箱一千多元等等……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当时感觉挣这么多钱够花了,而且很自豪——我一个月的工资比一般人一年的工资还多!

那个时候住的是单位分配的宿舍,虽然条件不太好(潮湿,冬天冷夏天热),但是不收房租,一日三餐基本不用花钱(食堂)。平时下班回家看看电视,有空逛逛街买点零食和日用品,每个月能存下一半的钱。如果遇上个节假日或者过年,会去买点肉吃(平时少吃)或新衣服(每年做两件新衣服差不多)。生活简单而满足,那时候真觉得生活是美好的,未来是很有希望的。 突然有一天,感觉一切都在发生变化。首先感受到工作压力变大,由于产能过剩,市场疲软,我们那个矿经常处于亏损状态,上级不断向下施压(增加产量),而我们上面(老板)又没钱投资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主要买进一些二手设备),我们的压力就更大了——“开源节流”,少人出力(多干活),能省一点是一点。

其次,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工资的增长有相应的提升。商品价格仍然在不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涨价更快(当时正好处在“粮价改革”前,粮食普遍供不应求)。我们的工资虽然在增长,但增幅跟不上物价涨幅,再加上要存钱,所以生活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社会风气开始变得浮躁,很多人利用关系走后门,搞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最后,感到迷茫的是,当时国有企业效率低,负担重,发展受阻,而私人企业(当时基本都是个体户)发展迅速,但整体素质不高。当时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方面都不完善,让我这种从小在国有大型企业长大的孩子,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