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叫什么间?
在古代中国,官宦人家的大宅里,有专供储存粮食的“廪”和专门做饭的“爨”。由于“廪”与“爨”使用的都是米面之类,即所谓“五谷杂粮”,因此就有人索性将这两种房舍合并,称为“厨房”。
解放前,中国民间老百姓把烧锅做饭的地方称为“灶间”。有些地区也称“烧火间”或“烧锅间”。这些叫法,虽然带有很浓厚的地方方言色彩,却形象地概括出了“厨房”的主要特点和烹饪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推广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人们便将“灶间”称为“炊事班”,并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时期。
然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于运动的需要,人们将一切事物都推向“革命化”。当时的“灶间”、“厨房”也不例外,都被改称为“革命食堂”。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才逐渐地将“食堂”重新改称“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