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还行吗?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核查出煤矿4335处,煤炭产能50.65亿吨;被整合退出煤矿1869处,产能16.84亿吨;另关闭落后产能11.45亿吨。这意味着,在多年努力后,中国仍至少有2100处煤矿和12.81亿吨产能尚未完成整合或关闭。
“加快退出采煤过剩能力”仍被有关部门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1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0年能源工作意见》。文件指出,2020年煤炭革命要继续“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煤炭供给侧改革目标为“稳销量、控价格、保现金流”,具体目标为“完成煤炭年度进口量控制在1.65亿吨以内”、“严格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分类明确减量替代指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先进产能利用和鼓励进口政策措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有效化解煤炭生产过剩能力”。
不过,在已确立的深化改革大格局下,煤炭过剩产能淘汰工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自去年5月起,山东省对全省36处生产建设煤矿展开全面整顿,被处理煤矿基本为地方国企或地方政府主导的煤矿,整顿原因是“严重侵害国家和企业利益”。
几个月后,浙江省诸暨市对7处煤矿进行整合,将原7处煤矿合并成3处煤矿;陕西榆林对煤矿进行技改,部分煤矿由550万吨/年产能整合调整到600万吨/年,部分煤矿由600万吨/年产能整合调整到800万吨/年,甚至最高达到了1050万吨/年。
“国家在宏观上鼓励兼并重组、严防假整合真放水,地方上则结合地区情况进行独立整合或调整,实现产能合理布局。”薛长福表示,2020年,煤炭资源整合的步伐仍将继续。
“按照之前相关计划,到2020年末,全国范围内煤矿数量要减少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淑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所限,煤炭行业债务压力和融资困难不断加重,产能过剩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此时,全面淘汰煤炭过剩产能,对行业健康发展来说,反而可能是一剂良药。
“适度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都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举措。”李淑改认为,如果优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后产能规模变大、竞争力变强,无疑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来新一轮发展。“但若以实现行政目标为目标,不顾企业实际强行合并,造成规模过大、管理薄弱、协同效应差,很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