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中北方属什么?

慎银波慎银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属性,有阴阳之分,比如,水,是凉的,是阴性,火,是热的,是阳性。这是从作用上分的。 木,是生发,向上的,是阳性的;金,是收敛,向下的,是阴性的。 从来源上分,木、火源于太阳,是阳的;金、水源于月亮,是阴的。(注:此处的“月”,并非指农历的月亮。) 可见,以太阳还是月亮来划分阴阳,是古代五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由此衍生出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 “日”,就是白天,阳的一面。“夜”,就是夜晚,阴的一面。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一天一夜,自转公转,昼夜交替。 但是,如果我们在天空中飞行时,会发现在飞行的过程中,“昼”“夜”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总是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或者曰夕之间。

在五行之中,就有了四个方位:东、南、西、北。 其中,东西南北中的“中”,既不在阴阳之列,也不属于方位之内。它实际上是一种特例,是中庸的意思。这个“中”,也是五行中最为特殊的存在。

古人把天地之间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位置,每个位置与五行相对应: 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北方属于水,毋庸置疑。但是,北方到底是阳面还是阴面呢?这个问题就复杂了,要仔细分析一下,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 按照古代的五行文化,水是向下的,因此北方属水,没有疑问。但是,水又有不同,有阴水和阳水之分。

《易经》中有所谓的“刚柔相济”,也就是阳刚跟阴柔是要相互结合的,不能只有一个。如果只有阳刚,没有阴柔,那么事物就会失去平衡,走向极端。同理,如果只有阴柔,没有阳刚,同样失去平衡,走向极端。 所以,在阴阳五行中,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缺一不可。 水属阴,但是北方之水,却是阳水。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北方属水,同时还有一重身份,就是冬至一阳生的起点。每年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由南向北运动,所以,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天变长,黑夜一天天缩短。

随着冬至这一天的到来,阳气开始萌芽,慢慢生长,到了惊蛰节气,阳气已经升腾。所以说,北方之水,就是阳水。 如果把地球的公转取出,单纯考虑地球的自转,就会发现,一年之中,黑夜白天确实是一一对应出现的,正像阴阳鱼图所表示的那样,阴在上,阳在下,交替出现。这种情形下,如果有一个地球,上面只有树木花草,而没有人类居住的话,那么,植物就会向着阳光生长,晚上闭合休息;而人类根据昼夜变化,进行劳作,睡眠等活动。这样,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就能够被人类充分利用。

姬玉洁姬玉洁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五德终始、五运六气诸学说中,五行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五行之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把世界万物分为五大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都保持着相生相克的五大类属性,彼此之间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有生有成,有形有终”,从而成为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五行与五方、五音、五色等有着密切关系,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方相配为: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按照五行学说的相生规律,相生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则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用公式来表示即:土→金→水→木→火→土。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相克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则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用公式来表示即: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与周易学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阴阳五行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文化渗透在中国的政治、哲学、医学、艺术、建筑、园林、军事、农业及日常生活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